脑积水症状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TUhjnbcbe - 2021/8/14 18:01:00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

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的。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

严重时可导致急性代谢紊乱,常表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和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小护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关于糖尿病相关的“酮症酸中*”的事宜。

糖尿病酮症酸中*

糖尿病酮症酸中*(diabeticketoacidosis,DKA)是糖尿病的急性严重并发症中最常见的一种。

它以高血糖、高血酮、代谢性酸中*、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为主要生化改变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Ⅰ型糖尿病病人。

诱发和发病机理

1、诱因

(1)感染

是最常见最主要的诱因,特别是?型糖尿病病人,常伴有严重的全身感染,如皮肤、气道、泌尿道等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2)各种应激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意外、创伤、手术、麻醉、妊娠、分娩、严重的精神刺激等。

(3)饮食不当、胃肠疾患

尤其伴有严重呕吐、腹泻、高热时,常导致严重失水和进食不足而DKA。

(4)胰岛素治疗中断或剂量不足或发生胰岛素抗药性。

(5)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过多

如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增多症。

2、发病机理

(1)糖代谢障碍

由于各种因素造成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的加重,周围组织不能正常利用葡萄糖,使血糖增高,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造成机体失水、电解质丢失和细胞内脱水,循环血容量减少。

一般来说,血糖每升高5.6mmol/L,血浆渗透压增加5.5mOsm/L,血钠下降2、7mmol/L。

此时,增高的血糖由肾小球滤过时,可比正常的滤过率高出5—10倍,极大地超过了近端肾小管回吸收糖的能力,多余的糖便由肾脏排出,带走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这种渗透性利尿作用必然使有效血容量下降,机体处于脱水状态。

(2)脂肪和蛋白代谢紊乱、大量酮体生成

胰岛素缺乏严重时,不仅影响糖代谢,还可抑制肌肉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

由于胰岛素缺乏,抑制脂肪酶的活动作用减低,脂肪分解加速,游离脂肪酸迅速增加,酸性代谢产物和酮体生成加强加速,首先出现酮体体内堆积导致酮症,进而酸碱平衡严重失调造成酮症酸中*,最终因中枢神经受损而引起昏迷。

病情进一步恶化将引起:

①组织分解加速;

②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影响循环的正常灌注;

③抑制组织的氧利用;

④先出现代偿性换气过度,继后pH值下降,当pH7.2时,刺激呼吸中枢引起深大呼吸(Kussmaul呼吸);pH7.0时,可导致呼吸中枢麻痹和肌无力,呼吸渐浅而缓慢。

(3)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高糖血症与高酮血症均有明显的利尿作用,酸中*则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以及深大呼吸,导致脱水和血容量不足,严重者出现末梢循环衰竭,进而引起肾功能不全。另一方面,酮体结合钾、钠等离子,促进它们从尿中排泄。

而且,代谢性酸中*导致细胞内外钾、氢离子交换增加,使血钾呈现假性增高。当酸中*纠正后,细胞外钾又重新返回细胞内,造成低钾血症。

临床表现

糖尿病症状加重

烦渴、多饮、多尿、疲劳无力等。

消化系统症状

常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少数病人可出现广泛性腹痛、腹肌紧张及肠鸣音减弱,常被误诊为急腹症。

呼吸系统症状

盛大呼吸、呼气有酮味(烂苹果味)。

脱水和休克

脱水量唱功体重5%时,尿量减少,皮肤黏膜干燥、眼窝下陷。脱水量唱过体重15%时,由于血容量减少出现循环衰竭征象,如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四肢厥冷。

神经系统症状

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早期感头晕、头痛、精神萎靡,渐出现嗜睡、烦躁、迟钝、腱反射消失。重度病人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实验室检查

1、尿糖、尿酮体

尿糖通常为++至++++,可有蛋白尿和管型尿,尿酮体强阳性。

2、血糖、血酮体

血糖多数在16.7~28.0mmol/L(~mg/dl)。血酮体增高,严重时可超过4.8mmol/L(50mg/dl)。

3.血浆电解质钾、钠、氯

可低下、正常或增高,与脱水、血液浓缩及肾功能有关。血钾初期低,脱水、酸中*严重时可增高,治疗后补钾不足又可下降。

4、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且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由于脱水酸中*或感染;血细胞压积可升高,提示脱水。

5、血尿素氮与肌酐

轻、中度升高,多随病情好转而恢复,但持续升高者预后不良。

6、血脂

可明显升高,补液后可恢复

诊断要点

1、糖尿病病史

感染、外伤、手术、精神紧张等诱因。

2、临床表现

口渴、多饮、多尿、疲倦加重,伴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呼吸伴酮味,后期发展可有血压下降、反射消失、终至昏迷。

3、血糖

多在16.7-33.3mmol/L,血浆渗透压不高。

4、尿酮体

阳性或强阳性,血酮体4.8mmol/L有诊断意义。

5、酸中*和电解质失调。

DKA分级

轻度

仅有酮症,无酸中*,即糖尿病酮症。

中度

有酮症,有轻度酸中*,即糖尿病酮症酸中*。

重度

酸中*伴有意识障碍,即糖尿病酮症酸中*昏迷或虽无意识障碍,但co2CP10mmol/L

急救治疗原则

目的:

降低血糖,消除酮体;恢复胰岛素依赖性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以抑制脂肪酸过度的释放;纠正水与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恢复受累器官的功能状态。

1、补液纠正失水

改善体液循环和机体的应激状态,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的首要措施。2、胰岛素治疗。3、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补钾、补钠、补碱。

4、去除诱因、防止并发症

防治脑水肿、防治心衰、防治感染、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救护理措施1、卧床休息,保暖,2、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3、建立静脉通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抽取血标本。

4.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气味。

迅速补液补液速度一般先快后慢,以尽快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和肾功能。要根据血压、心率、末梢循环状态,决定补液量及速度,对老年人和心功能不全者输液速度不宜过快,宜在中心静脉压监测下调节输液速度,防止出现心力衰竭。提前4小时补充失水量1/4~1/3,前8-12小时补充总量的2/3,其余部分在24-48小时补齐,补液总量按照体重的10%估算。当尿量40ml/h时,提示严重失水已改善。当血糖降13.9mmol/L(mg/dl)时,可给予5%葡萄糖溶液ml加胰岛素6-12U静滴,维持患者血糖在11mmol/L,一直到尿酮体转阴性。

补液中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尿量和意识情况的变化,如果出现烦躁不安、意识变化,如出现烦躁不安、意识变化,可能为脑水肿的前兆。

急救护理措施胰岛素应用的注意事项

胰岛素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措施。

①正确使用胰岛素,胰岛素的剂型、用量、速度等,一般酮症酸中*时只能用短效胰岛素,不可使用中效或长效胰岛素;②主张采用小剂量胰岛素疗法,4~6μ/h,一般不需给予胰岛素冲击量,但有人认为若血糖很高33.3mmol/L,可给予首次冲击量。③控制降血糖速度,不宜过快,治疗中应每2h测血糖1次,根据血糖、尿糖检测结果调节胰岛素用量,了解降血糖的效果,防止血糖反弹。④血糖13.9mmol/L,可将胰岛素减为2~4μ/h,并改为5%葡萄糖输入,胰岛素与葡萄糖之比为1:2~4;⑤如果病情稳定,液体量已经补足,血压正常,也可转为皮下注射胰岛素,在停止静脉滴注胰岛素前1h,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一次,使静脉用胰岛素与皮下注射胰岛素有重叠过程,防止血糖反弹;⑥当血酮体正常而pH值仍低于正常,尿酮体仍阳性时,应继续使用胰岛素,同时输入葡萄糖或进食,使代谢逐渐恢复正常。

⑦血糖下降过快可能导致脑水肿,应注意避免。

补钾注意事项DKA病人常在治疗1~4h后发生低血钾,血钾可迅速下降。因此,DKA治疗时,除病人有肾功能不全、无尿或高血钾等暂缓补钾外,一般在开始静脉滴注胰岛素和病人排尿后即可补钾。若有高血钾、尿闭则应严密观察,一旦血钾降低仍需补钾,血钾正常和饮食恢复后仍需口服补钾3~4天。补钾时应进行心电监护,根据治疗前血钾水平及尿量决定补钾时机、补钾量,并监测血钾浓度并及时观察尿量变化;

严格控制补钾速度,一般静脉补钾速度小于1.5g/h,24h补钾6~10g。监测心率,严密观察有无心律失常、肠麻痹和肌无力等症状。

纠正酸碱失衡通常胰岛素治疗后即可控制酮体的产生,纠正酸中*。在严重酸中*情况下才考虑补碱即Ph7.1酌情给予小剂量5%碳酸氢钠液补碱后应监测动脉血气。

补碱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补碱量以及补碱速度。

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严重酸中*可使外周血管扩张,导致低体温和低血压,并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故应监测病人体温和血压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

迅速大量补液不当时,还可发生肺水肿等并发症,如发现病人咳嗽、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脉搏加快、特别是在昏迷好转过程中出现上述表现,提示输液过量的可能,应立即减慢输液速度并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可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

2、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状态、瞳孔大小以及对光反射的动态变化:

补充大量低渗溶液、补碱不当,都有发生脑水肿的可能。如病人经治疗后神志转清,而后又转为昏迷,要警惕脑水肿。

3、监测患者尿量:

尿量是衡量病人失水状态和肾功能的简明指标,当尿量40ml/h时,提示严重失水已改善。观察皮肤弹性、温度,估计失水情况。

4、监测血糖、血酮、电解质、血气分析、血pH,了解酸中*情况。

5、注意并发症护理:

昏迷病人头侧向一边,防止呕吐物误吸发生吸入性肺炎。按时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观察有无低血容量性休克、肺水肿、脑水肿、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6、病人的转运和交接、完善抢救记录。

糖尿病酮症酸中*预防

糖尿病患者及相关人员要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提高对糖尿病酮症酸中*的认识。一医院就诊。

1型糖尿病患者:

坚持合理应用胰岛素,不得随意减量或中断治疗,以保证血糖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

2型糖尿病患者:

合理应用药物。在合并一些急性危重疾病,如感染、大手术及外伤等应激情况时,要密切监测血糖、尿糖、尿酮体,血糖明显增高和出现应激情况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定期监测血糖,有条件者可行自我监测。在合并应激情况时每日监测血糖。

临床特点

酮症酸中*

高渗性糖尿病昏迷

症状

厌食、恶心、呕吐、口渴昏睡

嗜睡、幻觉、抽出

诱因与病因

多发生于青少年、有糖尿病病史,常有感染、中断胰岛素治疗及胰岛素用量不足病史。

多发生于老年人,有糖尿病史,常有感染、呕吐、腹泻病史。

血糖

多为16.7-33.3mmol/L

一般33.3mmol/L

血酮

明显增高

稍增高或正常

血渗透压

正常(~mmol/L)

显著增高,常mmol/L

尿酮体

+~+++

阴性或+

血钠

正常或稍升

正常或显著升高

来源:ICU护理之家

点击下方卡片??????学习更多护理干货10W+护士都在学高级护理管理师

医养结合管理师小儿推拿保健师/师资班

产后康复师高级母乳指导师

哺乳顾问研修班月子护士

沟通与咨询训练营

护士资格

初级护师

主管护师

临床教师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报名学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