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薛大爷近日说话“吱吱呜呜”,吐字不清,意识淡漠,反应更是慢半拍。
本来能够自行站立行走的他,突然连站起来都颤颤巍巍,身体僵硬的不行,更不用说自己走路了。
“年纪大了不灵活了?”
“还是老年痴呆了?”
薛大爷的家人很是担心,又联想到既往发生过脑梗死,莫非是脑梗复发了?
医院查查!”
心急如焚的家属医院急诊。
通过头颅CT检查,诊断为脑出血(少量)、陈旧性脑梗、脑室扩张,收入神经内科病房进一步治疗。
这里,我们不禁就要问了,走路不稳,反应变慢,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其实是正常颅内压脑积水在老年群体中的普遍表现,往往会被误认为痴呆。
典型症状便是步态异常,痴呆和尿失禁。
影像筛查显示,1%的老年人无症状但核磁影像上有NPH特征表现,随访4-5年,25%出现认知和步态障碍。
而正常颅内压脑积水每年新发病例比例约为0.2/10万~5.5/10万。
也就是说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步入,潜在患者的基数也逐步增大,正常颅内压脑积水将是一个不可忽视甚至需要我们特别重视的医疗健康问题。
人的大脑中包含了许多组织,比如神经组织、血管(血液)、脑脊液等。
脑积水是和脑脊液相关联的一种疾病,多见于各种颅脑外伤后或颅内肿物。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身边的朋友开玩笑会说:“你脑袋进水啦?”
这虽然听起来只是一句玩笑话,但在临床上却是一种实实在在存在的疾病。
首当其冲的表现便是步态异常、反应迟缓。
平常在行走的时候,会清晰分辨出,脑积水的人是走路缓慢、摇摆不稳、步距小的。
伴随着脑积水的严重程度,双脚间距增宽、抬脚高度变小,起步和转弯障碍,但行走时摆臂功能正常也都是非常直观的体现。
那么,很多人就要问小白杏啦,作为判断早期脑积水状况的一个重要表现,怎么去判定它呢?
小白杏在这里给你推荐一种科学的量表——Carr-Shepherd评定量表,大家可以放心自测哦~
(具体量表,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
Carr-Shepherd运动功能评定(motorassessmentscale,简称MAS)是基于MRP技术设计出来的,20世纪80年代主要在澳洲应用,随后推广至其他国家。
该量表具有操作简单、针对性强等特点,包括8项运动功能评定及1项全身肌张力评定,共9项内容,其中全身肌张力不列入总分,只作参考,每项得分为0~6分,8项总分为48分,分数越高,运动功能越好。
>33分者轻度运动障碍、17~32分者为中度运动障碍、0~16分者为重度运动障碍。
注意:得分>17分,就有必要警惕就医。
当然啦,步态异常、反应迟缓只是早期脑积水的体现之一。
另外认知障碍、尿失禁等也是“脑积水”发生的重要体现。
认知障碍涉及认知、情绪情感、精神行为各个方面。
临床表现为精神运动迟缓、淡漠、情感冷淡,注意力、记忆力、计算力差等情况。患者缺乏主动性和主动交际的能力。
尿失禁则可见于绝大多数的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
尿频和尿急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完全尿失禁,甚至粪便失禁。
具体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情况,病情进行到哪一步,还是医院,就诊才能判断哦。
好啦,本期的推送就到这里啦,祝大家身体健康哦~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