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摘要:
女性,1岁零8天,发现食欲差3周,加重伴呕吐3天,一侧肢体活动减少。3周前发现患儿食欲减退,无其他不适及异常哭闹,医院按消化不良治疗,未见好转,并出现精神差,易哭闹,呕吐数次,呈喷射状,为胃内容物,行头颅CT示:第四脑室占位性病变,幕上梗阻性脑积水,为进一步诊疗转至我院。既往无特殊,系第一产第一胎,出生评分10分,发育正常,头围偏大,按计划接种。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诊疗经过:
入院后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查头颅MRI示:右侧桥小脑角区及四脑室右侧孔长T1稍长T2信号影,形状不规则,信号不均匀,延髓受压移位,四脑室受压变形,呈显著不均匀强化。考虑室管膜瘤可能性大,继发幕上梗阻性脑积水。
患儿长期食欲差,营养不良,考虑为高颅压所致,为降低颅压,缓解脑积水症状,改善营养状况,于12月7日急诊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术后复查CT示分流管位置良好,脑积水明显缓解。患儿精神及食欲明显好转,仅持续2天,又恢复到术前状态,考虑肿瘤巨大,影响到后组颅神经及脑干功能,查体较术前无明显变化。于12月11日全麻下行第四脑室占位性病变切除术。
术前讨论:
根据影像学表现,室管膜瘤可能性大,不排除髓母细胞瘤,手术指征明确。肿瘤自第四脑室通过侧孔向右侧桥小脑角区生长,延髓受压严重,后组颅神经完全包绕在肿瘤内部,椎动脉受压。术中注意保护相关神经、血管及分支。肿瘤与脑干关系密切,术前24小时应用皮质激素,减轻围术期脑干反应,术中仔细寻找肿瘤与脑干边界,争取全切肿瘤。
手术经过:
患儿左侧俯卧位,以凝胶头托固定头部,倒L型切口。
切开硬膜,见肿瘤充满右侧桥小脑角区,侵及第5-11对颅神经,质稍韧,血供一般,小脑后下动脉分支供血。分别游离椎动脉及小脑后下动脉、后组颅神经、面听神经及小脑前下动脉分支、外展神经、三叉神经及岩静脉,边分离边分块切除肿瘤(图1-5)。仔细沿肿瘤与延髓右侧界面切除肿瘤,探查第四脑室,全切肿瘤。术毕将分流管压力调至最高20cm水柱。
术后复查见肿瘤全切
术后CT见术区无出血,小脑及延髓无明显水肿
术后头部MRI示肿瘤全切
术后情况:
术毕即留置鼻饲管,患儿清醒后耐气管插管良好,给予延迟拔管,术后2天患儿咳嗽反射可,给予拔管,即刻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复查头颅CT呈术后改变,肺部CT示双肺背侧炎性改变,转儿科继续治疗,术后1周拔除鼻饲管,自行经口进食,于术后2周出院,出院时情况右眼稍内斜,饮食正常。
病理结果:间变型室管膜瘤WHOIII级
术后1周CSF脱落细胞学检查:异型细胞
讨论:
室管膜瘤起源于脑室系统室管膜细胞及其下的胶质上皮细胞,占颅内肿瘤1.2-3.5%,占成人脑肿瘤的不到3%,但占儿童颅内肿瘤的8-10%,室管膜瘤在所有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病率中位居第三。室管膜瘤在儿童中的发病率高于成人,69%的颅内室管膜瘤发生在儿童,96%的髓内室管膜瘤发生在成人。从年龄分布上看66%的儿童病例在7岁以前发病,33%的儿童病例在2岁以前发病。可见年龄越小的儿童患病的可能性越大。
组织病理+分子特征相结合进行肿瘤病变名字是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的最大变化,凸显了基因特征在肿瘤发病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新版分类新增根据基因特征畸形狭义定义的室管膜瘤亚型为“室管膜瘤,RELA融合阳性型”(WHOII-III级),占儿童幕上肿瘤的大多数。本病例为间变型室管膜(WHOIII级),临床更为少见,目前国内对室管膜瘤的基因分型检测正处于起步阶段。
本病例肿瘤巨大,延髓受压严重变形,术中见肿瘤起源于四脑室底右侧侧孔处,向上长至后床突附近,侵及第5到11对颅神经,包绕椎动脉及小脑后下动脉,肿瘤血供一般。术中重点是保护延髓、各颅神经、岩静脉、椎动脉及其分支,仔细沿肿瘤与神经血管界面分离。术后患儿右眼轻度内斜,咳嗽反射及吞咽功能稍差,术后2天拔管,1周拔除鼻饲管,恢复良好。对于婴幼儿手术,与儿科或新生儿科进行多学科协作,特别是针对婴幼儿多发的肺部感染、营养问题进行后期治疗,有助于患儿快速康复。
手术加放疗是传统的儿童室管膜瘤治疗方案。本例病理结果为间变型室管膜瘤,WHOIII级,年龄小于3岁,脑脊液查见异型细胞,属于高危组,术后应辅以放化疗。放疗仅适用于3岁以上儿童。单纯化疗对于婴幼儿室管膜瘤疗效较差,化疗不敏感的原因尚不清楚。虽然化疗无法从整体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现在有人发现它可以用于低龄儿童,以防止放疗对低龄儿童造成的严重的神经*性和认知功能及智力障碍。Patricia对48例低于3岁的儿童采用了推迟手术后放疗的时间,而在延迟期内用化疗替代放疗的方法,"结果发现患者生存率无降低,甚至有一定提高。这或许扩大了将来化疗在儿童室管膜瘤中应用的前景。
作者介绍
副主任医师,博士后,小儿神经外科治疗组组长,第四*医大学年度优秀临床工作者称号获得者。陕西省保健协会肿瘤MDT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抗癌协会神经肿瘤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委。临床专业方向为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擅长手术切除神经系统肿瘤,包括胶质瘤、颅咽管瘤、髓母细胞瘤、脊髓肿瘤等疾病。尤其擅长手术治疗先天性寰枕畸形,对脑积水、脑出血、脊髓空洞、脑瘫等疾病有很深的造诣。目前主刀各类手术千余台,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发表SCI收录论文7篇,中文核心期刊及源期刊近1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医院精英人才资助项目等多项课题,参与多项国科金的科研工作。获得国家专利3项,主编神经外科专著一部。门诊时间:周二下午14:30-17: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