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症状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脑积水每天流进腹部毫升,哈医大一院
TUhjnbcbe - 2021/3/21 14:47:00
邀请函尊敬的各位神经内外科同道: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从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上升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人们寿命在不断增加,社会也逐渐进入老龄化。正常颅压脑积水(NormalPressureHydrocephalus,NPH)是一种老年病,一种严重影响老人生活质量的老年病,一种会给家庭带来严重负担的老年病。我们需要吸收国外的治疗经验,结合中国人的实际情况,规范、有效、杜绝严重并发症地治疗,造福于中国日益增多的NPH患者。

NPH是跨多个专病组的疾病,其临床症状涉及认知障碍、运动障碍和尿失禁等多个领域,对临床症状的准确评估影响到手术的疗效,众多的辅助检查如何预测手术的有效性等问题是我们多学科协作的基础和需要。

这次上海NPH论坛,邀请了各地NPH的专家,有介绍年国际脑积水治疗及研究的最新动态,有神经内科AD、PD专家介绍评估量表和症状分析,有神经外科专家介绍脑积水的病因剖析、手术方式和疗效,以及术后随访与压力调节等精彩内容。医院团队在NPH领域倾注了十余年的精力,借鉴美国、德国、日本等NPH指南,逐步形成了一套规范的诊疗方案及术后随访方案,提高了NPH的诊断率,术后疗效以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程度,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

上海NPH多学科论坛拟于年11月25日在上海浦东举行。欢迎全国神经内外科、放射科等同道共同参与,介绍自己在NPH方面的经验,共同建立中国人NPH治疗的大数据,制定出符合中国实际的NPH诊疗指南。

论坛欢迎您!

论坛主持人

郑彦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大医院神经外科

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委会脑积水学组副主任委员

专注NPH十余年,筛选诊治NPH病人余例,建立了一套规范、安全和有效的治疗常规,是我国诊疗NPH方面的著名专家

特邀主持

张晓华教授

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WalterE.Dandy神经外科培训中心主任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脑肿瘤组副组长

上海市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委员

管阳太教授

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主任委员

刘振国教授

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上海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会长

上海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委兼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学组组长

毛仁玲教授

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脑积水学组常务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特邀讲者

徐群教授

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

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委会青年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科分会委员兼秘书

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青年学组副组长

高国一教授

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兼颅脑创伤-神经重症专业组组长

上海市颅脑创伤研究所副所长

中华创伤学会全国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增爱教授

上海交通大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医学会放射分会头颅学组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分会第二届脑卒中规范化诊治学组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影像专委会委员

邢岩主任

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内科*总支书记

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常务副秘书长、青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脑积水学组主任委员

北京神经变性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医院协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肖庆主任

医院内镜微创神经外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内镜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神经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内镜学组委员

擅长应用电子软性内镜治疗脑室脑池系统疾病

朱君明博士

浙江大医院神经外科癫痫中心副主任

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脑积水学组常委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郑康副教授

医院神经外科副教授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委员会青年组副组长

医院神经外科第五医疗组组长

杜芸兰博士

上海交医院神经内科医师

专注神经变性疾病,尤其帕金森病的诊治及研究工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青年教师、晨星青年学者

具体日程参会信息会议时间:年11月25日

会议地点:上海交医院东院9号楼体检中心二楼会议室

会议

TUhjnbcbe - 2021/3/21 14:47:00

近日,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四病房接收了一位每天腹部流淌毫升积液的中年女子,经过检查,原来她积液的“源头”在脑袋里。

今年3月,既往因脑积水做过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的杨女士感觉自己的腹部逐渐膨隆,腹围也增大了,杨女士一开始以为自己只是胖了,所以并没有在意。6月份时,杨女士开始出现频繁的腹痛,而且肚子膨隆得更加明显了。医院检查后,杨女士被确诊为腹腔积液,并且发现腹腔囊肿。经过一个月的考虑,杨女士接受了开腹腹腔囊肿切除术,但是术后没多久腹腔积液又出现了。之后的两个月,杨女士的腹腔积液症状越来越严重,9月初,杨女士又接受了腹腔积液的外引流手术。杨女士来到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四病房治疗的时候,肚子上一直带着腹腔积液的体外引流袋,每天有毫升左右的液体流出,相当于一听可乐那么多。神经外科沈红教授认为要想解决杨女士腹腔积液的问题,关键在于找到引起腹腔积液的原因。腹腔积液外引流管沈红教授做了个试验,在杨女士的脑积水分流泵处,留置穿刺针,将脑脊液引流出来。发现原来腹腔积液的体外引流袋中的液体从每天毫升减少到了几十毫升。沈红教授通过这个试验找到了病因,所谓的积液就是分流到腹腔中的脑脊液。原来,21年前杨女士进行了脑囊肿切除手术,在术后20天继发了脑积水,为了解决脑积水,医生为她做了脑室腹腔分流手术。通过分流泵和导管,将脑脊液引流到腹腔中。和年,杨女士的脑囊肿复发,先后又做了两次手术治疗。杨女士由于腹膜的吸收能力下降,无法吸收分流过来的脑脊液,这才导致了腹腔积液。也就是说,杨女士腹部每日排出的毫升积液实际是脑脊液。

沈红教授利用ROSA手术机器人精准定位

手术位置

医院多科室反复的研究讨论,神经外科四病房林志国主任和沈红教授为杨女士制定了最适合她的手术方案,采取ROSA机器人辅助下行侧脑室上矢状窦分流术,使用ROSA手术机器人精准定位上矢状窦,将脑脊液分流至上矢状窦,实现脑脊液正常的生理循环。沈红教授介绍称该手术路径短,分流系统总长度短,有效减少堵管和感染等手术并发症的概率。经过手术后杨女士状态良好,并成功地摘掉了困扰她许久的体外腹腔积液引流袋,在术后第七天顺利出院。

术后颅骨CT3D重建

脑子虽然不会进水,但是,人的脑子里还真有“水”,沈红教授介绍到,脑组织是一个含有丰富液体的器官,水分占80%。人脑中的“水”,当然不是一般的水。它在医学上被称作“脑脊液”。人一旦发生颅脑创伤、脑肿瘤、脑出血等情况,可能导致脑脊液吸收障碍、循环受阻,分泌吸收的平衡被打破,一旦水、电解质在脑组织中病理蓄积即造成“脑积水”。

脑积水形成之后,脑室系统由于脑脊液的积蓄而扩张。脑室进一步扩大,压力增高,导致脑脊液渗入脑室周围组织而引起白质水肿,若脑积水进一步发展,大脑皮层受压变薄,则可继发脑萎缩,导致智能障碍,轻者记忆力及计算力减退,常伴有迟钝、淡漠、缄默等。重者可呈痴呆。沈红教授提醒:脑积水并不可怕,只要患者能及时就诊,及时得到科学规范的治疗,绝大多数能够康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脑积水每天流进腹部毫升,哈医大一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