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危害因素:
1、颅内动脉瘤:占50-85%,好发于脑底动脉环的大动脉分支处,常破裂出血。2、脑血管畸形主要是动静脉畸形,多见于青少年,占2%左右,动静脉畸形多位于大脑半球大脑中动脉分布区;3、脑底异常血管网病约占1%;4、其他夹层动脉瘤、血管炎、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结缔组织病、血液病、颅内肿瘤、凝血障碍性疾病、抗凝治疗并发症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常见症状
一常见症状:
1)头痛与呕吐:突发剧烈头痛、呕吐、颜面苍白、全身冷汗。
2)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多数患者无意识障碍,但可有烦躁不安。危重者可有谵妄,不同程度的意识不清甚至昏迷,少数可出现癫痫发作和精神症状。3)脑膜刺激征:青壮年病人多见且明显,表现为脖子僵直、头疼、呕吐等。
二伴随症状:伴或不伴局灶体征(眼睛不能动、轻微偏瘫、不能说话或者感觉障碍)。
三病情发展:早期一般突然起病,在数秒钟或数分钟内发生头痛是最常见的起病方式。患者常能清楚的描述起病的时间和情景。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咳嗽、饮酒等;少数可在安静情况下发病。约1/3患者动脉瘤破裂前数日或数周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严重并发症,表现为原有症状加重或重新出现、意识改变、局灶神经功能损害(如偏瘫、失语等),致残率、死亡率高。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用药指导
降低颅内压。对有颅内压增高者,适当限制液体入量,防治低钠血症等有助于降低颅内压。临床常用脱水剂降颅压,可用甘露醇、呋塞米、甘油果糖,也可以酌情选用白蛋白。
抗纤溶药物。为防止动脉瘤周围的血块溶解引起再出血,可酌情选用抗纤维蛋白溶解剂。对于近期内无法手术治疗且有显著的再破裂风险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如果无药物禁忌,短期内使用6-氨基己酸可能减少早期再出血的风险。
钙通道阻滞剂。早期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可以防治脑血管痉挛,常用尼莫地平口服40到60毫克,每日4到6次,共服21天,必要时可静脉使用,应注意其降低血压等副作用。
乙酰唑胺。可治疗轻度的急、慢性脑积水。
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饮食指导
1、清淡饮食: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要卧床休养,为了减轻肠胃负担,平时的饮食要清淡软烂,可以选择流食或者半流食食物,比如蔬菜粥、鱼汤、蛋羹、豆浆、牛奶等,增加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的摄入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2、注意营养均衡:虽然患者在饮食方面有很多限制,但是也要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荤素要合理搭配,肉类尽量选择鱼类,特别是深海鱼比较适合患者,蔬菜和粗粮也要适当食用,这样可以保持大便通畅。
3、避免高盐的食物: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要限制盐的摄入,摄入盐过多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所以平时要低盐饮食,不要吃腌制的食物。
4、避免高脂肪的食物:高脂肪的食物摄入过多会影响血脂水平,引起血液粘稠影响血液循环,所以患者平时一定要避免进食高脂肪的食物。
5、避免油煎油炸的食物:油煎油炸的食物都是很难消化的,脂肪含量也比较高,而且还会引起上火,吃了不但会加重心脑血管的损害,还会引起便秘。
6、避免辛辣的食物: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要吃一些没有刺激性的食物,辛辣食物会导致血液热燥,还会引起便秘,患者一定要远离这类食物。
7、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该吃一些清淡、低脂、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粗粮杂粮也要适当进食,这样可以预防便秘,也有利于维生素的补充。另外,饮食上尽量通过少吃多餐方式进食,不要暴饮暴食,三餐要定时定量,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神经外科供稿)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