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幸福
老百姓身边的幸福最直观的体现在吃穿住用行等方面公交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支撑者是展现城市文明的窗口也是城市发展中流动的血脉在生活中
有这样一个群体
因为身体的残缺
只能靠听觉、触觉
或在轮椅上感受世界
……
残疾人事业是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残联积极做好残疾人康复、就业、脱贫、改善民生等工作,建立健全适度普惠型残疾人保障制度,充分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推动残疾人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每天早上6点,29岁的小彬就独自坐公交车,从生祠镇地藏村来到生祠镇馨港湾残疾人之家,等待馨港湾残疾人之家开门。小彬母亲顾爱娟:他来得太早,我让他晚一点来,他不肯,就是要来。
1岁时,小彬被确诊为重度脑积水,长这么大,小彬只上过三年学,之后就一直待在家中,再也不愿意出门,也拒绝和父母交流。
年12月,小彬来到了生祠镇馨港湾残疾人之家,在大家的照顾下,他慢慢的学会自己干活,不仅自己能创收,他的母亲也不用整天在家照顾可以出去工作,家庭的负担一下子减轻了不少。顾爱娟开心地发现,儿子身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自己能主动坐公交车上下班,回家之后,也愿意跟他们说话了。小彬母亲顾爱娟:他之前就封闭,看看这孩子我心里也难过,现在很高兴,孩子能找到自我,有自信,他原来就是自卑,现在不管多少,能赚到一点钱了,他就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没用的人了。
年底,我市开始筹划建设基层“馨港湾残疾人之家”,目前,全市各镇(街道、园区、办事处)已有13家镇级“馨港湾残疾人之家”进入常态化运行,安置辅助性就业人员名。
朱俊伊今年34岁,19岁时患上强制性脊柱炎,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在家待业,年,他来到靖城街道办事处馨港湾残疾人之家,在这里,他交到了朋友,收获了自信与快乐。靖城街道办事处馨港湾残疾人之家辅助性就业人员朱俊伊:
这里有健身器材,每个月还会做活动,唱歌啊,跳舞啊。我们这边馨港湾帮交保险,退休以后能有一份保障,家人也会对我们放心一点。
康复是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的基本需求。近年来,市残联推进残疾预防工作普及化,规范开展儿童残疾筛查,提高筛查技术能力,推进残疾儿童少年康复专业化,加强康复训练技术创新。2周岁的楠楠就在去年6医院诊断为全面发育迟缓,随后来到市儿童康复中心进行训练。如今,楠楠已经能独立行走,认知能力明显加强,有主动的社交沟通意识。徐银芬楠楠奶奶:平时都是一对一的训练、锻炼,机械辅疗,我家楠楠在这里经过一年的训练,一分钱都没花。我们特别开心,经过在这里锻炼了这么长的时间,疗效还是显著的,她也好像很懂事了。为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市残联还不断强化阵地作用,积极营造社会助残氛围,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健全残疾人文化设施,深入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活动。提升市残疾人社会服务中心文体艺展能中心作用,鼓励残疾人参加书法、绘画、声乐、器乐等文艺培训,鼓励有一技之长的残疾人文化艺术爱好者设立艺术工作室,出台*策认购残疾人优秀作品,推进残疾人文艺作品“四品”转化进程。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享有了我市各项助残惠残措施带来的成果。
羊兴
市残联理事长
以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美好幸福生活为核心内涵,以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为价值取向,加快实施馨港湾脱贫攻坚、1+1+N就业创业、社会助残、精准服务,和文化惠残等五大工程,放大馨港湾助残品牌效应,不断提高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弘扬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
促进全社会更加理解
尊重,关爱,帮助残疾人
……
扫描左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