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字有几千年的历史,无比博大精深,哪怕是汉语文学的教授,也不敢保证自己能认识全部汉字。千变万化的中国汉字,同一个字读音可能就会有5~6种。
据说,在复旦一次课堂上,陈果教授把“耄耋”两个字的读音弄错了,读成了“mao”“zhi”。
其实不只是陈果,许多文学大家也屡屡中招。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北京大学前校长胡适,就曾将漯河的“漯”(tà)错念成了“luò”。
中国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曾在一次节目中将“仁者乐山”的“乐”(yào)念成了“lè”,将“杯水车薪”的“车”(chē)念成了“jū”。
夏日缤纷,鲜花盛开。如果实在去不了远方,也别忘了,书里也有远方,多认识几个字,进行一场文化之旅吧!
1.茕茕孑立(qióngqióngjiélì):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2.相形见绌(xiāngxíngjiànchù):指和同类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3.魑魅魍魉(chīmèiwǎngliǎng):在古代特指传说中害人的鬼怪的统称,现指形形色色的坏人。
4.鹬蚌相争(yùbàngxiāngzhēng):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5.戎马倥偬(róngmǎkǒngzǒng):意思是形容军务繁忙。
6.鳞次栉比(líncìzhìbǐ):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7.针砭时弊(zhēnbiānshíbì):比喻指出错误,劝人改正。
8.越俎代庖(yuèzǔdàipáo):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9.渊渟岳峙(zhì):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10.波谲云诡(bōjuéyúnguǐ):好像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
11.雨后初霁(jì)指雨过天晴,形容困惑后一切明朗。多泛指天气的转变。
12.继晷焚膏(jìguǐféngāo):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13.附骨之疽(jū):是指侵入到内部又难于除掉的敌对势力,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冤狱》。
14.兔起鹘(hú)落:鹘: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
15.熏风解愠(xūnfēngjiěyùn):意思是温和的风可以消除心中的烦恼,使人心情舒畅。出自《孔子家语·辩乐》。
16.宵衣旰食(xiāoyīgànsh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
17.李代桃僵(lǐdàitáojiāng):意思是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18.阒无一人(qùwúyīrén):阒:空。指空荡荡,没有一人。
19.铩羽而归(shāyǔérguī)意思是被摧落羽毛后逃回。比喻遭受挫折或失败后不光彩地返回。用以形容失败归来,最早指战场失败或事情不成功后失意退回。
20.惨怆怛悼(cǎnchuàngdádào):形容忧伤、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