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症状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记者手记嘛是小康我们告诉你金台资讯
TUhjnbcbe - 2024/6/30 17:30:00
治白癜风有什么偏方 https://m.39.net/pf/a_4698007.html

“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座谈会

近日,“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团队赴天津市进行调研采访,全面深入了解天津高质量小康建设中的生动故事。

天津站带队记者郑紫豪

这一年不断刷新着历史,我们一边万众一心抗击疫情,一边团结协作复工复产,一边众志成城抵御洪灾,一边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每一个考验都值得铭记。

“大道康庄”看天津,我看到对老人家食堂赞不绝口的奶奶,知道了民政部门在直面养老难题的担当和付出;看到十几年如一日守在农家书屋、为村里孩子的学习操碎心的管理员,知道了原来米的高空不但有云彩还有图书馆;看到潮白河湿地公园成群的白鹭,找到了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真实写照;看到朝阳里的小区大爱,知道了80后社区工作者的坚守和奉献;看到驻村书记带着年轻的队伍心系老乡奋斗基层,也知道了天津高质量小康的底气和决心。

天津,倍儿棒!

天津市北辰区铁锅店村调研第一书记帮扶工作唐婕摄

王鑫

这次我们的天津行,跟大多数其他省份的主题不太一样。天津是直辖市,中国城市GDP万亿俱乐部成员,没有连片的贫困或者特困地区,如果遵循“脱贫”主线并不能抓住天津的“牛鼻子”。正是注意到这个问题,我们的领队郑紫豪副主任首次开会就一锤定音,天津采访以“高质量小康”为主题。

听到“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大家头脑中可能都会有个大概的印象。但“高质量小康”到底什么样?对于其他省市来说天津的“高质量小康”是否具有可复制性?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体现天津的“高质量小康”?尽管看了很多资料,列了好几版提纲,直到成行的头一天晚上,我心里依然没底。揣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和同事们登上了城际高铁。

调研采访只有5天,时间不多,行程很满。7个人有时甚至需要分头行动,20个多个采访点我去了10个。探访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件事,或许可以帮助我解答心中的疑惑。

天塔西岸书斋里,河西区文旅局局长说,打造全民阅读城市是天津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文旅局就开动脑筋,打造网红书店,树立米高空地标性图书馆,将小型图书馆送到农村,送到白领们办公的大厦,送到超市和餐饮店,将阅读挤进人们工作、吃饭、旅游的间隙。

在朝阳里社区,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一米菜园,是为了解决居民的私搭乱建问题。一些爱种花、种菜的居民占了小区的公共区域造成脏乱差,社区没有强制性的围追堵截而是选择疏导。在小区一个向阳的角落,开辟一个小小的菜园,各家可以把自己的花盆菜盆移到这个区域集中养护。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两件事一大一小,但都体现了党和政府在为民服务上的创新性和精细化。我认识到,这也许正是“高质量小康”的部分内涵,也是天津“高质量小康”的重要实现途径。

天津,可以的!

天津津南区前进村进行绿色生态屏障入户调研崔新耀摄

唐婕

“大道康庄”天津站的调研行落下帷幕,短短5天,我跟随领队郑主任和团队小伙伴们走访了天津10个区,20余个采访点位,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尽可能全面调研展现天津“戮力同心、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气儿。这几天的调研,我们深入田间、车间、社区,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位名叫边中会的第一书记,晒得黝黑的皮肤、朴实腼腆的笑容就是他留给我的最初印象。作为结对帮扶组组长和两个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边中会带领几名90后帮扶组成员一起深入走访调研,帮助低保户申请危房改造、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全域清洁改善村容村貌、为村里的健身广场安装篮球架、铺设PU地胶等等,真真切切的增加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帮扶组扎实有效的工作也得到了村民的认可。短短五天的调研虽然结束了,但是报道展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脚步不会停。

高亚永

短暂的五天天津调研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跟着紫豪领队拍摄的边书记,第一书记的办公室是生活起居和办公一体的。每天不辞辛苦的在村里巡视,帮扶困难群众,给村里安装路灯,协助贫困村民危房改造。忙碌一天,看到村民在广场休闲娱乐。我想这也是他奔波一天之后轻松喜悦的时刻吧!加油!边书记,有你们这样的工作团队,我们的小康生活不会缺席。

天津市北辰区铁锅店村调研第一书记帮扶工作唐婕摄

崔新耀

在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人民网组建31个报道组,分赴全国各地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故事。而我,有幸参加了大道康庄天津行的报道。

说起印象最深的点位,非宝坻莫属。7月14日一早,紫豪主任和我便备好拍摄设备,组成摄制组直赴宝坻。入伏前的日子,艳阳高照,在宝坻区潮白河生态保护区的采访正值午后两点。紫豪主任在视频采访时,主动降低身高,使用“人”字站法,以此将目光和受访对象持平,以免受访对象仰视接受采访。采访地虽有小片树荫,但室外迎面吹来的微风除了荷叶的味道,剩下的就是太阳的气息。不到两分钟,现场人员衣服就被汗水浸透,子豪主任为了“保持站姿”,脖后更是汗如雨下。都说坚持就是胜利,我觉得在新闻采访时也是这样,在采访时不管受到阳光暴晒还是蚊虫叮咬,记者能够稳得住,就能给受访者一个不受丝毫影响的空间,从而安心和顺利的接受采访。

视频采访时记者的“人”字站法,不仅是站法,更是人民网记者的优良“战法”。

天津市宝坻区采访潮白河湿地保护的相关情况唐玉洁摄

陶建

年河西区启动了居家养老试点工作,一年中也经常看到相关的报道,但是自己还从未走进河西区就居家养老进行过采访。7月14日下午,即将入伏的天津稍显闷热。爱国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在爱国北里红砖楼房之间,牌子上新刷的红漆让人一下子就能找到。

采访中,正遇到享受服务中心配餐服务的杨奶奶下楼办事到中心歇脚。杨奶奶已经70多岁,无儿无女,腿脚又不方便,家住7楼,上下一次很是费力。老伴今年4月突发中风,行动不便还需要人照顾,平时买菜吃饭成了头号难题。起初社区工作人员隔几天就给老人送些蔬菜粮食。今年6月,爱国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运营,两位老人享受到了配餐服务,服务中心还将饭送到家中。

“太感谢他们了,送餐上门,现在吃饭不用愁了。”杨奶奶说,“社区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工作,老给我送菜也不是办法,正好新开的服务中心能配餐,还有补贴,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太感谢了。”

除基本的配餐,爱国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能为老人提供基本的按摩理疗服务并开设老年大学。

都说尊重老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未来。河西区推进的居家养老工作,既是天津建设高质量小康的做法,也是真正的民心工程。未来我们的长辈有辅助照料,可能我们自己也能享受居家养老的全方位服务,生活在这样的城市让人觉得踏实。

唐心怡

在调研行开展前,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高质量小康?

带着这个问题,调研行开始了。在这5天的日程中,我们走进了独立书店、农家书屋、天塔西岸书斋,感受到了书香天津的魅力,了解了全民阅读的开展情况。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采访蔡成,他是一位进行残疾人创业、帮助残疾人就业的残障人士,曾和习近平总书记握手。见到他时,他开朗的笑容一下子就感染了我们,“在座的各位应该都没我和习主席见的次数多吧”,我们都乐了。在听他介绍时,我们深入地了解了现在残障人士所面对的困难。听到残联所做的工作时,我们感受到了他们为了更好地保障残障人士所作出的努力。在采访中,有很多细节是之前不曾知道的,这也为稿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资料。

调研结束,我想我已经找到了答案。以人为中心,相信,天津的高质量小康触手可及。

1
查看完整版本: 记者手记嘛是小康我们告诉你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