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症状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他写的愁词堪称千古绝唱,作品大都豪气
TUhjnbcbe - 2023/9/23 19:44:00

北宋有位著名词人,他写的“愁”词堪称千古绝唱,作品大都豪气与柔情并存,他就是宋代著名的词人——贺铸。

贺铸,字方回,又名贺三愁,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他是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后代,因贺知章住在庆湖(即镜湖),所以贺铸自号“庆湖遗老”。

据说贺铸长得有点丑,又是个大块头,所以人称“贺*头”。但是他的文、诗、词都擅长,他写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时雨”历来为人们所称赞,人们称他贺梅子。

贺铸是宋太祖的贺皇后的族孙,不过都过去好几代了,也算不上皇亲后裔了。但是贺铸年轻时候的日子很是潇洒,快意恩仇。从他晚年回忆而写的词可以看出。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宋代:贺铸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從。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词的上片回忆青少年时期在京城的任侠生活。下片描写现实不如意的境况——远离京城,漂泊在外,官职低微,报国无门。

这是贺铸的一首豪放词,全词叙事、写实和抒情紧密相结合,上片和下片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显苍凉悲壮。

贺铸最脍炙人口的词是下面这首。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时雨。

这首词通过描写暮春所见的景色,抒发词人的愁绪。

上片写在横塘路上偶遇轻移莲步的佳人,只能目送她,她就像芳尘一样飘去了。她正值锦瑟年华,不知道谁有幸与她一起度过呢?是望月的楼台,是观花的小榭,还是是紧闭门窗的闺房呢?估计只有春天才知道她的归处吧。

下片写因思慕佳人引起的愁绪。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芳草岸旁暮色将近,词人挥起彩笔刚刚写下断肠的诗句。若问闲情愁绪有几许?好像一江的烟草,满城随风飘落的花絮,梅子刚刚*熟时的霖雨。

这首词表面上写词人遇到佳人,但是只能错过、纵观作者贺铸一生,只做过一些小官,算是很潦倒的。所以这首词也表达了贺铸怀才不遇的忧愁。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时雨”这句把愁绪形象化,可观可感。丝毫不逊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贺铸悼念妻子的词也是佳作。

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是一首悼亡词,是贺铸悼念已故的妻子,情真意切,哀婉动人。

上片一开始写贺铸又经过苏州,但是已经物是人非。他的妻子曾经和他一起来过却不能一起回去。他就像经霜打的梧桐,半死半生,又像白头失去伴侣的鸳鸯,只能孤独地飞。

下片写原野上草上的露珠刚被晒干。词人流连于曾经和妻子共同居住过的屋子,又徘徊在新坟。他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着窗外的雨生,心中无限忧伤,今后还有谁为他深夜挑灯补衣呢?

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词,让人不禁想起了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贺铸虽然为官,但是也是很潦倒的。他的妻子是宗室之女,千金大小姐。元稹曾写诗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但是贺铸和妻子相濡以沫,互相扶持,日子虽然清苦,但也是幸福的。

生当长相依,死当长相守。贺铸七十多岁去世后,和妻子合葬,他和她又能在另一个世界举案齐眉了。

因为个人在仕途上的不得志,所以贺铸很多托物言志的词都是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

芳心苦·杨柳回塘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这首词写得是荷花,贺铸把荷花比作一个幽洁娴静又身世飘零的女子,托物言志,表达自己的抑郁不得志。

上片写杨柳围绕着的曲折的池塘,偏僻的水渠旁,厚重茂密的绿色浮萍遮住了采莲姑娘的小舟。断然没有蜜蜂蝴蝶来倾慕荷花的芳香,荷花渐渐地枯萎凋零,结一颗芳心苦涩。

下片写夕阳的光照着晚潮,流动的云带着雨点敲打着荷花。随风摇曳的荷花好像在向词人诉说:当年不肯在春风中绽放,现在无端在秋风中承受凄风苦雨。

古人喜欢用男女之情表示君臣之义,用美女不肯轻易嫁人表示贤士不肯轻易出仕入世。所以词人自己就像词中的荷花,不像其他的花有芳香可以招蜂引蝶,自己虽然出淤泥而不染,却不被重用,只能在仕途上怀才不遇。

个人还比较喜欢贺铸写离愁别绪的词。

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这首词没有采用夸张的手法,基本上用白描,四十八个字就能把别离的愁绪倾诉得相当充分,很有感染力。透过悲切凄清的愁绪,可以感受到送别人与远行者之间深挚的感情。

词的上片写萧瑟的秋天,江上芦苇开满了芦花,好像是故意弄出许多愁绪。夕阳西下,有两行大雁飞过,一叶孤舟将要载着朋友离去。

下片写词人害怕和友人分别,唯有一醉方休。现在友人还在眼前,明天在词人的心上,后面就只能蹙眉思念了。

“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很像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的词中也有小舟、大雁、秋天等意象,也是表达了浓浓的思念之情,不过贺铸是对友人,李清照是对恋人。

其实贺铸也有一首思念恋人的词。

绿罗裙·东风柳陌长

东风柳陌长,闭月花房小。应念画眉人,拂镜啼新晓。

伤心南浦波,回首青门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拂晓时分,春风吹拂着道路旁的柳枝。乌云遮住了月亮,花瓣在迷蒙中看起来都小很多。这情景叫我如何不想念在画眉的她呢,她一定是起来照镜梳妆,因思念而啼哭。

和她在南浦分别时候,我们都泣不成声,现在回想起来就好像在昨天。我依然记得她穿着绿色的罗裙的样子,那么美丽,以至于我在外看到青草就想起她,因而更加思念她了。

古代的情感表达总是很委婉含蓄,计算是思念也是通过景物等含蓄地表达出来。词人触景生情,陷入回忆,又回到现实,句句表达了对恋人的思念之情。特别是末句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让人一读就喜欢。

不管贺铸的外貌如何不讨喜,仕途如何不得意,但是他在诗词文章上面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写的愁词堪称千古绝唱,作品大都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