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兰草“一份特别的礼物”的评论
写得好,写得太好了,多新颖的角度,多真挚的情感!一个为他(她)人收到礼物而感到高兴的人绝无仅有,一个为他(她)人收到礼物而“残酷”地检点自己不足的人也仅仅只有“我”了,一个“为了明年教师节能收到礼物”从今天就开始奋发努力的人远比提倡今年教师节不收礼的那什么教授来得真诚可爱得多,我为“我”歌唱,我为“我”欢呼!收礼怕什么?我要为收礼者正名,心安理得的礼,收!送礼者真诚无邪感谢之礼,大张旗鼓地收!譬如大作中“孩子们真诚的祝福以及他们拳拳的感恩之情”那就更要收了,不收会让人因无法表达感谢而感到不安,就像大手术开刀前的红包主刀若不收病家会惶惶不可终日的一样(当然据说有些医院都是先收后退,那就太好了、太人性化了、太仁爱了,当然更值得推崇),著名作家张贤亮说,西北农民对反腐有自己独特见解,认为收了礼帮人办好了事的官还是好官,要说最坏的是潜了人家又不给戏的人们。据说当年师祖孔圣人也收学生的礼——几条束修(腊肉),当然这其中有学费之成份。说到这里,我想声明一点,我不当官,很少收礼,收礼大多都是礼尚往来的那种,因此,我绝对是要算还算送礼的那一拨,当然最好是既不送也不收,就是礼尚往来那种也少些个好,省得来来往往,不断地捣持,麻烦。附:一份特别的礼物兰草教师节将至,学生们纷纷给自己的老师送来了节日礼物,有鲜花、有卡片。唯独我的桌前分外冷清,因为刚进实验小学,这个班是新接的,彼此都很陌生。像两根没有交汇点的平行线,即使他们此时送来礼物,那一定也是出于礼貌和客气。毫不*气的说,我实在也不愿收他们的礼物,因为他们的表现实在太不尽人意了。开学那天,他们原来的班主任郑云霞老师诚恳地对我说,这班学生真的很聪明,很乖,很听话,教起来特别轻松,打心眼里舍不得放下这个班。可事实上呢,一到我手上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不聪明!上课时一个个木然地坐在那,任我唾沫横飞,手舞足蹈,他们岿然不动,神游四方。让我有种梦中挥拳的无力感。不乖!第一天值日,一小组八个人就有四个人逃之夭夭。安排轮流擦黑板,可我每天进去上课黑板都是满满的字。不听话!第一次听写后,本子发下让他们订正,可交上来依然错。撕掉,对照书抄一遍,还错,一副知错不改的架势。你说,这样一群学生,他们给我送礼物,能令我开颜吗?何况,我武断的想:他们对老师一定没有这份情意。下午第二节课后,我班七、八个学生在办公室门口探头探脑的,手上拎了一个沉甸甸的“花篮”(自己用彩卡折成的工艺品),你推我搡一番后,几个胆大的学生提着“花篮”进来了,“送我?!”这个念头还没来得及在我脑海中驻足,只见他们已把“花篮”放到我左侧郑老师的办公桌上,然后一个个欢天喜地地蹦跳着出去。这个过程中他们没看我一眼,他们不在乎我。刚刚他们脸上激动的红晕,眼睛中兴奋的光芒,都因为他们的郑老师,他们的眼中只有他们可亲可敬的郑老师!“看看篮子中有什么?”我们大家都围了上去,里面有一本装帧精美的记事本,一叠彩色信笺,是五(2)班每个学生对他们敬爱的郑老师说的心里话,“郑老师,我们感谢您这么辛苦地教导我们,让我们的成绩一直上升。”“郑老师,别为现在的学生太过操心,要保重身体。”“郑老师,您还有我们。”……仿佛收到了恋人的定情物,郑老师的脸上分明漾起了红霞。呵,瞧啊!道是无情最有情!原来我这群“呆若木鸡”的孩子是最重情重义的。在今天这个日子——教师节前夕,郑老师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那就是孩子们真诚的祝福以及他们拳拳的感恩之情。五(2)班的孩子就像郑老师爱他们一样深爱着郑老师,这份浓浓的师生情,于我而言,不也是一份特别的礼物吗?如果非要给这份礼物取个名字的话,那应该叫做“爱”,对!就是爱的魔力让他们聪明、乖、听话;就是爱的魔力让他们双眼炯炯,两颊绯红;也是爱的魔力让他们对我视若不见。想想开学这周,他们小小的心灵要承受多大的委屈、失落与煎熬呀!敬爱的郑老师不教他们了,取而代之的是我这个一本正经的陌生人。他们的心一下子跌到情绪的低谷,怎能全神贯注?怎能活泼生动?怎能神采飞扬?那就让我接过郑老师手中爱的接力棒,继续去爱他们吧!——为了明年教师节能收到礼物。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