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葡萄酒如何度过“瓶颈”?国产酒能否逆袭而上?
文章摘要:这次“双反”调查也使得2013年上半年风风火火的国内葡萄酒市场彻底进入调整期,欧盟葡萄酒如何度过“瓶颈”,国产酒能否逆袭而上,答案终将揭晓。
自从拉菲在中国葡萄酒市场走下神坛后,其价格一跌再跌,2013年初的价格更是只有其高峰时的半价左右,惨遭腰斩。不过法国波尔多葡萄酒的霉运还不算完,今年6月5日,中国商务部正式确认将对欧盟葡萄酒实施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程序,自此之后商家在进货时明显失去了以往的潇洒,涨价风波使得不少人对法国葡萄酒大失信心。这次双反调查也使得2013年上半年风风火火的国内葡萄酒市场彻底进入调整期,欧盟葡萄酒如何度过瓶颈,国产酒能否逆袭而上,答案终将揭晓。
年初葡萄酒市场火速升温
截至2013年上半年,中国已经成为波尔多地区最大的葡萄酒进口国。目前欧美市场依然受到经济危机影响而导致出口受阻,此消彼长,中国葡萄酒市场的红火无疑让中国成为整个波尔多乃至世界葡萄酒行业千盼万望的大救星。然后进口葡萄酒火热的背后,是国产酒举步维艰的困境,据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进口葡萄酒种类的不断增加,进口酒正加快侵入国内中低端市场的步伐,而这些市场恰恰是国产酒的大本营,一旦侵入成功,意味着未来年时间,中国国产葡萄酒的价格优势将遭到进口葡萄酒的完全吞噬。
目前中国葡萄酒的消费结构上看,进口葡萄酒依然是最大的受益者。中国葡萄酒市场份额约300亿元,进口葡萄酒约占市场的40%。业内人士预计,未来5年,进口葡萄酒在中国葡萄酒消费的份额,很可能提高到50%。到2017年中国葡萄酒市场消费能力将达到亿升,消费总额翻番,有望超过900亿元人民币。
此外,虽然中国的葡萄酒市场仍然集中于一线,如北京、上海等城市,但这些城市的葡萄酒市场已经逐渐饱和,市场空间也越来越小,葡萄酒向二三线城市发展将成为必然的趋势。如长沙、成都等地已成为吸引国外葡萄酒企业的重要战略据点,二三线城市将是未来葡萄酒消费新的增长点。
在爆发式增长之下,中国葡萄酒市场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葡萄酒进口量的持续走高便是最佳佐证。因为市场和消费迅速增长,从去年开始,我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八大葡萄酒消费国之列。由此可见,中国市场所存在的巨大潜力,使西方各大葡萄酒生产国拼力相争,积极扩大对中国市场的出口,希望能在市场成长初期占据先机。
3月波尔多期酒发布 一路下跌惨淡收场
今年初,2012年波尔多期酒如期发布,不过与2011年份相比,344款波尔多2012年份期酒平均降价7.6%。其中5大名庄平均降幅高达33%,虽一路下跌,但成交量极其惨淡。
如今复盘2012年份期酒,多数经销商认为两大因素使其遭遇滑铁卢式溃败,一是降价幅度太小,二是市场上产品太多。波尔多酒商手中存货太多,这使得2/3的2012年份期酒无法销售,同时2010和2011年份也大量积压。
多数评论家认为,中、英、美等国的期酒买家已经对波尔多失去了兴趣,无论是美国还是世界其它地区的投资者,均认为2012年份不值得投资。以往经常扮演人傻钱多的中国投资者,面对今年的期酒市场淡定的选择了观望。
此外,亚洲零售商们也表现得非常老道,据悉今年亚洲客户表现得非常谨慎,一直等到待整个年份的价格都发布结束、期酒销售接近尾声时才下单,这种情况还是头一回发生。而往年波尔多期酒的最大客户法国超市业显然也没有成为消化存货的主力*。据环球时报报道,我们今年的购买量肯定下降了,这主要是由于价格虽然下降了,但还不够低。 法国著名超市集团Leclerc葡萄酒采购总监Didier Coustou说。该超市在2009和2010两个年份均投入3000万欧元采购期酒,今年很多行业都不景气,而今年的期酒价格也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