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唐朝彩瓷的发源地,铜官窑长沙窑的简介 [复制链接]

1#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lff/250402/h5vd0hk.html

铜官窑遗址,位于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至石诸湖一带,南距长沙城27公里,北与闻名遐迩的铜官陶城相接,东依连绵的山丘,面临湘江。

长沙铜官窑是中国唐朝彩瓷的发源地。遗址面积30万平方米,从铜官镇至石诸湖,沿湘江东岸十里河滨,已发现唐代烧窑遗址19处,面积最小的约多平方米,最大的过万余平方米,堆积厚度最薄为0.4米,最厚约4米。年9月1日和年10月10日两次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1月14日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湖南省古遗址中唯一的文物保护单位。

铜官窑,亦称"长沙窑"。产品主要是青瓷,生活用具种类很多。釉色有青、黄、白等色。并首创釉下彩器和在瓷器上彩绘的装饰技法,即在青釉下用褐色或绿色斑点组成几何图案,在白釉或青黄釉下用笔绘云彩和几何纹。此外,还有模塑贴花、印花、刻花、堆花等装饰。造型有壶、瓶、杯、盘、碗、灯和生动可爱的鸟、狮、猪、鱼、青蛙等玩具。明代以后,铜官窑所产有大缸、酒瓮和广钵、茶壶等日用陶器。

建国初期,以产绿釉、黄釉陶器为主,有水罐、壶等。以印坯和拉坯法成形,印坯模上刻有花纹,成型和印花一次完成。年后,发展较快,新增枣红、黑红等色釉。年,创制了炻瓷成套餐、茶具,胎质细腻,釉面光滑,机械强度高,有咖啡、谷黄、米白、紫金、浅蓝等釉色,饰以各种花边,亦有丝网贴花、印花、釉下复色彩绘等。

长沙窑的时代大致可上溯到初唐,中后渐盛行,晚唐鼎盛,衰落于五代末年。窑址包括铜官镇和石渚湖两个赛区,北端依山临江,南端沿江面湖,相距5公里。铜官镇窑区沿江千米,有残存窑场多处,出土以碗最多。石渚湖窑区面积多万平方米,现存20多万平方米。窑址区有采掘陶土的洞坑,其中最大一处长85米,宽35米,深6.5米。有废弃窑包,现存13处。

长沙窑出土的陶瓷器中,壶的数量很多。其造型都很丰满,大都壶颈偏短,壶腹体量偏大,因此形体给人感觉偏胖;壶的底足直径大都较长,器形更显敦实。有一部分为溜肩椭腹壶,更显挺拔。罐的口径长,只略短于底径,器形像中间略鼓起的圆筒,尤显庄重大方;有些罐的腹部直径大于器身的高度,更显浑圆结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沙铜官窑器大量采用文字作装饰,这在当时是一大创举。唐人墨迹流传至今的少之又少,可在许多长沙铜官窑器物上特别是长沙铜官窑执壶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唐人笔迹,这对当代学者研究唐代文字甚至唐代社会生活史都是大有裨益的。

唐长沙窑青釉褐彩贴花执壶,此展品为唐代瓷器,两侧置三股藤状系,腹部装饰采用模印贴花技法。现存于温州博物馆。

褐彩印花飞蝶纹瓷枕,高8.3厘米长16.8厘米宽10.6厘米。枕为银锭式,化妆土上施青釉不及底。枕面正中印一蝶纹,蝶纹色泽清晰,线条流畅,画面布局简洁而生动,具有剪纸印花的效果。这种装饰手法在长沙窑中较罕见。

青釉褐绿条彩纹水注,高9厘米口径3.5厘米底径5厘米。直口,小口流,柄残,鼓腹,小平底,盖扁平,捉手为圆锥状。通体施青釉,盖及器身满布褐、绿两色点缀色块,色彩交错,显得随意而简朴。长沙窑的条彩多以釉下褐绿彩为主,均成垂流状或浸漫状,手法为蘸彩流饰,流纹长短粗细随势,变化无定,有流动的美感,意趣天真自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