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研究报道成人脑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骗人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4118.html

首都医院王保国教授研究团队的博士后史树海副主任医师于年在《ThrombosisResearch》(SCI影响因子3.)上发表文章“成人脑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术前和术中预测因素:一项中国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ShiSH,ChengJL,ChenHL,ZhaoY,WangBG.Preoperativeandintraoperativepredictorsofdeepvenousthrombosisinadultpatientsundergoingcraniotomyforbraintumors:AChinesesinglecenterretrospectivestudy.ThrombosisResearch,;:-)。

成人脑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术前和术中预测因素:一项中国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史树海a,程景丽b,陈浩亮c,张云馨a,赵营a,王保国d,*

a首都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中国

b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医院,神经外科,包头,,中国

c首都医院,医学信息科,北京,,中国

d首都医院,麻醉科,北京,,中国

*通讯作者

摘要

目的:脑肿瘤开颅切除术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风险呈高度相关。本研究评估术后30天内DVT的发生率,分析术前和术中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30天内DVT的发生情况,及其与基本临床变量(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肿瘤部位和肿瘤组织学)、术前血液检测结果(如白细胞、血小板和凝血参数)、手术因素(失血总量、麻醉方式和手术时间)的相关性。结果:例脑肿瘤患者中,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例(发生率12.34%),同时并发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9例(0.54%)。术前和术中与DVT/PE独立相关的因素包括:(1)年龄越大,风险越高:46-55岁,优势比(OR)2.87,95%可信区间(CI)1.83-4.50,P0.;年龄56-65岁,OR5.24,95%CI3.27-8.40,P0.;年龄65岁时OR6.00,95%CI3.45-10.45,P0.);(2)BMI,OR1.03;95%CI1.00-1.05,P=0.;(3)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OR0.91,95%CI0.86-0.95,P=0.);(4)D-二聚体,OR1.69,95%CI1.23-2.34,P=0.;(5)肿瘤的恶性度,高级别胶质瘤OR2.09,95%CI1.28-3.40,P=0.;胶质细胞瘤OR3.30,95%CI1.28-8.47,P=0.;颅咽管瘤OR2.16,95%CI1.13-4.10,P=0.;(6)手术时间,OR1.82,95%CI1.27-2.60,P=0.(表1)。

脑肿瘤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单因素分析。与DVT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BMI、手术时间、总失血量、白细胞计数、APTT、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总胆固醇水平。其中,术前APTT、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与DVT高度相关;DVT的患者术前的平均总胆固醇水平较高;患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较长,术中总失血量偏多(表3)。

脑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双变量分析中确定的显著因素来分析脑肿瘤患者DVT的危险因素。结果表明,APTT降低和BMI增加与DVT发病率增加显著相关;高龄(46–55岁、56-65岁、65岁)与DVT发生高度关联;高D-二聚体患者水平(0.5毫克/升)使患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增加1.69倍;在不同的肿瘤组织学中,高级别胶质瘤、神经胶质瘤、颅咽管瘤与DVT的发展显示出最大统计学意义;另外,患者手术时间更长(分钟),与DVT也有相关性(表4)。

结论:高龄、BMI、术前APTT、D-二聚体、肿瘤组织学和手术时间,独立增加了手术后DVT/PE发生的风险。这些预后信息,有助于指导后者住院期间DVT/PE的预防好治疗。

讨论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脑肿瘤的患者发生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风险很高。已有研究报告,大约30%的脑肿瘤患者术后在没有抗凝预防治疗的情况下会发生DVT,继而导致严重的临床问题,如延长住院时间、延误重要治疗措施的实施,甚至导致住院患者死亡。大多研究都涉及了与脑肿瘤患者DVT发生相关的术后危险因素,这些因素不利于DVT的早期预测。目前,有关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的术前和术中因素的研究较少。在本研究中,通过分析脑肿瘤患者的术前基本生理参数和术中重要的监测结果,来预测脑肿瘤患者发生DVT的风险。此研究有助于DVT的早期识别和预防。本研究是一个来自中国的关于脑肿瘤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单中心的大样本研究。本研究纳入例脑肿瘤患者,研究结果提示了一些与DVT相关的新因素,如颅咽管瘤和术前APTT水平等。此外,本研究还观察到,高龄、BMI、术前的APTT、术前的D-二聚体、肿瘤组织学和手术时间,显著增加了围手术期DVT发生的风险。这些研究结果为防止围手术期的DVT的发生提供了临床依据。史树海副主任医师第一作者

医院博士,首都医院博士后,现工作于首都医科大医院重症医学科。

社会任职: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康复学会重症康复心脏学组第一届委员,北京医学会麻醉分会第四届青年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神经系统急危重症、脑水肿与神经保护、神经影像人工智能、重症医学医疗数据挖掘。

王保国教授通讯作者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首都医院书记,首都医科大学麻醉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麻醉专业委员会首仼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疼痛专科医师分会会长、麻醉专科医师分会首任会长,北京医师协会疑难疼痛会诊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1~5届常委、疼痛专业委员会1~2届常委、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1~3届常委,北京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常务副会长。

主要研究方向:神经外科麻醉、疑难疼痛诊疗、血液保护、脑健康和脑保护。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脑医汇App(原神外资讯/神介资讯App)对患咨询室全新上线,碎片化时间解答患者咨询,点击“阅读原文”抢先体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