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曝光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撑一支长篙去寻梦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近代诗歌中一个经典的作品。它完美的诠释了近代白话文诗歌的音律美,二是其诗句营造的意境也很美,蕴含的情感也正是诗人一生始终信仰、追求”爱、自由和美“的完美体现。
我个人认为,这首发表于年的《再别康桥》和戴望舒创作于年的《雨巷》是近代白话文诗歌音律美的典范。它们将古典诗歌中的音律美通过特别的语式结构完美的继承了下来。在整体的意境上,《雨巷》的古典诗歌意蕴痕迹明显,《再别康桥》在遣词用句上现代些。这两首诗歌是近代白话文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传承的典范,值得深深学习。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的音律美,体现在旋律优美。首句用“轻轻”来形容作别康桥;末句用“悄悄”再次形容作别康桥。“轻轻”和“悄悄”这两个叠词在首尾两句中重复使用,首尾呼应,一来一去,情感婉约一致,不仅增强了音乐的美感,而且在情韵情感上也得到强化,深切地体现了诗人对康桥留恋不舍的情感。
《再别康桥》的音律美,还体现在押韵上。比如”新娘“和荡漾“,”招摇“和”水草“,”放歌“和”沉默“,琅琅上口,自然流畅。
《再别康桥》的音律美,也体现在顶针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如”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下句立马写”寻梦“;如”满载一船星辉“,下句立马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样的句子在诗歌中不少。
音律美是《再别康桥》最大的特色。但是,其中诗歌中对康桥的描写,蕴含的情感也正是诗人一生始终信仰、追求”爱、自由和美“的完美体现。诗人写“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无不体现这美;诗人写“软泥上的青荇”,无不透露着自由,“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更是对自由的赞美和歌唱;诗歌中“轻轻”和“悄悄”也表达了诗人一种很细微的感情,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康桥一种自视轻微的谦卑心态,同时诗人似乎将康桥想象成恋人一般,诗人不希望自己的离开带给康桥一丝的不快。由此也可以想象诗人徐志摩一生浪漫多情的情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