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76.html说起四大美女,大家都知道;说起“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大家也都知道。但是,哪位美女对应哪种美,大家知道吗?
一、西施沉鱼
鸟惊入松萝,鱼畏沈荷花——宋之问
有一种说法,“沉鱼落雁”是个成语,通常认为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糜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意思是:毛嫱、丽姬,是很漂亮的人了,但是鱼见了她们就往下沉,鸟见了她们就高高飞起,麋鹿见了她们赶紧逃跑,这四个(人、鱼、鸟、麋鹿),谁又能知道天地之间真正的美呢?这段话的原意是说动物不能感受人的美貌。
但是也有另外一种说法,说西施沉鱼是出自唐代宋之问歌咏西施的《浣纱篇》:鸟惊入松萝,鱼畏沈荷花。就是说鸟看到她就惊而飞到松树上,鱼看到她就畏而沉到荷花底下。虽然这句诗乍看起来像是西施把它们丑跑了,但是我们要知道,鱼和鸟在我们的观念里面都是十分在意外貌的动物,所以这句诗应该理解成漂亮的鱼和鸟见到西施的美都自惭形秽地躲开了。
西施是浙江诸暨苎萝村人,苎萝有东西二村,她住在西村,所以叫西施,真名反倒没几个人知道了。
她的爸爸是个卖柴火的,妈妈浣纱。那作为一个懂事的女儿,她经常帮母亲浣纱、也帮父亲卖柴火。据《嘉泰会稽志》记载:“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苎萝山卖薪女,曰西施。山下有西施浣纱石。”她就是在帮爹爹卖柴火的时候被“星探”发现,从此被卷入*治漩涡的
此外,关于西施的许多传说都跟水有关。
传说她在河边浣纱的时候,水中倒映了她的容颜,水里的鱼看见岸上的美人婀娜的身姿、姣美的容颜,都舍不得离开,以至于忘了继续游水,沉到水底。这就是西施“沉鱼之姿”的由来。
更有传说,说现在的珍珠都是西施化成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传说西施是嫦娥喜爱的一颗明珠,机缘巧合之下掉下了凡间,又进入了西施母亲的肚子里,这才孕育成了人。而她完成了玉帝交给她的拯救吴越百姓于战火之中的任务后,又重新变成了珍珠留在人间,继续为人民延年益寿、美容养颜做贡献。当然,这个传说应该只是“珍珠之乡”诸暨给自己打的广告罢了。
二、昭君落雁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清·曹雪芹
昭君出塞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一代红颜甘愿为了守护国家安定远嫁匈奴,克服对环境变化的不适、克服对胡地习俗的不惯、克服对家乡的不舍,一待就是一辈子。她的深明大义、她的坚强勇敢,都值得我们我们尊敬、敬佩。
那,昭君出塞,和曹雪芹诗中的画工又有什么关系呢?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元帝因为后宫中女子太多,一个个地见,见不过来,于是就要宫廷画师给后宫女子作画,他再看着画像选人召见宠幸。
女人们听说这种操作,纷纷决定抱紧画师大腿,大行贿赂之事,让画工把她们画得好看一点。
这样的大环境下,唯独王昭君不愿意这般行事,所以就只有她没有行贿画工。那画工就很生气了,就把她画得特别丑。皇帝当然不会去宠幸一个丑女,因此,昭君在宫里许久,都没能见上皇帝一眼。
后来匈奴来求亲,要求娶一个汉族贵女为妻。汉元帝当然不可能把真正的汉族贵女送出去和亲,便只在后宫宫女中征人,到时候随便封个郡主之类的丢出去了事。
这个时候昭君主动请缨了,汉元帝脑子里没有这个女子的印象,就觉得应该不是什么美人,那不是美人,就算远嫁匈奴,他也没什么损失,就把她封为公主,许配给了呼韩邪单于,换取两国和平
呼韩邪单于得了个漂亮的汉人妻子,十分高兴,在京中待了几天,然后就去拜别了汉元帝。
汉元帝这才看见了昭君的真容——美丽优雅,端庄大方。
汉元帝大吃一惊:宫里有这么好看的女子他竟然不知道?!回去一翻画像,好嘛,她竟然被画师画成了一个丑女。
那不得了,皇帝一查,查出了画师受贿一事,想想痛失的美人,于是严惩了毛延寿等一班画师。
说昭君出塞途中,看*沙滚滚,想念家乡亲人,于是在马上弹奏了一曲《琵琶怨》。天上飞过的大雁听到她凄婉的歌声、动人的琴声,看到如此明艳美丽的女子,被惊艳到忘记要扇动翅膀,纷纷掉落在了平沙之上,这便是昭君“平沙落雁”的故事。
三、貂蝉闭月
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罗贯中
若说西施是用来让人不思进取的礼物,貂蝉就真的是让两方大人物争抢不休的尤物了。
貂蝉,应当是出生于东汉末年,具体出生年月不可考,出生地成谜:一说临洮,一说米脂,一说沂州,且都有各自的证据。
民间传说貂蝉是王允的义女,在他的授意下对吕布和董卓施行连环计,挑拨他二人的关系,最后借吕布之手斩杀恶贼董卓。随后她嫁给了吕布,吕布死后,她的结局未知。
传说有一次貂蝉在家中后院拜月,正好此时一阵微风吹过,月亮便隐到了云彩的后面。这一幕正好被王允看到,然后他就到处去宣扬,说他的女儿容貌之美,让月亮都自惭形秽地躲到了云后面呢。然后貂蝉闭月的美名就传扬了出去。
四、玉环羞花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白居易
杨玉环是四大美人中记载最多、衍生作品最多、最耳熟能详的一个。
她本来是唐玄宗之子寿王李瑁的妻子,后来被公公唐玄宗(也就是唐明皇)看上,先使了一手出家,后来重新召进宫成了唐明皇的妃子。
她进宫之后,盛宠非常,可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她爱吃荔枝,就送荔枝,这就有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她擅长音律,爱好舞蹈,一支霓裳羽衣舞惊艳了皇帝,也给后世留下了无数遐想;就因为她是玄宗离不开的贵妃,她的母家杨家都跟着在朝堂上地位攀升,“姊妹兄弟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甚至到了“每命妇入班,持盈公主等皆让不敢就位”的地步,试想,他杨家的女子进宫,玄宗亲妹妹、大唐公主都得给她们让座而不敢就座,这是有多么的狂妄啊。
然后杨国忠就飘了,就开始兴风作浪了,就开始安史之乱了。
玄宗带着贵妃一路逃到了马嵬坡,兵士们开始很不爽了——他杨国忠在谋逆呢,凭什么他的老妹还在皇帝身边受尽宠爱?再说安史之乱的发生说起来还有杨贵妃一份“功劳”呢。于是他们发动了兵变,就是所谓的马嵬兵变,要求唐明皇赐死贵妃。
皇帝本来是不想的,可是迫于生命的威胁,终于还是赐了杨玉环一条白绫。
至于玉环羞花,则是她在宫中的时候,偶遇了一株含羞草,伸手碰了碰,那含羞草就卷起了叶子,这才有了她羞花的美名。